说历史:蒋介石学历造假
蒋介石的学历一直有争议,也就是说老蒋涉嫌学历造假。具体来说,就是老蒋自己开据出来的日本士官学校的学历是假的。
中国自古实行的是精英治国。子曰:学而优则仕。隋唐前举孝廉,隋唐后开科取士,没有功名,是很难当官的。明清时期,官员大多是进士出身,晚清左宗棠只是个举人,因为没有进士功名,虽然后来封侯拜相,但依然终身遗憾。清末取缔了科举,但又看重学历文凭,和科举功名异曲同工。
北洋、民国时期,留学生最吃香,东洋镀银,西洋镀金,没留过洋,在上层社会是吃不开的。小说《围城》就是对那时的社会和留学生的真实写照。教员虽然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相当于现在的中专,但和没有文凭差不多,只能在北大做个图书馆里的临时工,每月八个大洋,还是凭了未来岳父的面子,受尽委屈。
那时期出国留学成为了时尚,胡汉民、汪精卫留学,胡适、陈独秀、鲁迅留学,即使在国内名牌大学毕业,还得去留洋镀金,比如陈公博北大毕业,但还是赴美留学,不然在中国社会不好混。
蒋介石当然也不能免俗,年轻时也赴日留学,学习军事,就读于日本振武学校,这所学校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中国留学生在振武学校学习之后,需要先到日本陆军里面实习,实习考试及格之后,才有机会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
蒋介石在日本陆军部队实习期间,因为国内武昌起义枪响,蒋介石逃学回国、参加革命。因此,蒋介石事实上从未踏进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大门,他并不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可是,蒋介石欺骗国人说:他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
蒋介石为什么要造假呢?那是因为日本振武学校比较低级,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则高级很多。造假,不但面子上好看,而且更有利于自己将来的前途。
蒋介石的结拜兄弟,铁杆亲信张群张岳军是这样回忆蒋介石在日本的求学生涯的:“......(我)宣统年间在日本振武学校肄业,和蒋先生同学,卒业后,升入高田野砲兵第十三团为士官候补生,又和蒋先生同一连队。辛亥武昌起义后,我们都回国参加革命......”
这个资料出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张群先生话往事》第17-18页。 另外,日本史料《高田市史》收录了日本报纸《高田新闻》明治43年(公元1910年)12月6日版的新闻报道《清国学生入队》,也旁证了张群的证言。时间、地点、事件......都是吻合的。
考据张群的证言以及日本的地方志史料可知:
1、蒋介石在日本的求学岁月里,入读的并非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是日本振武学校;
2、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期间,被分配到日本陆军实习(实习之后有机会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3、但是,在实习期间,蒋介石回国、参加辛亥革命,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去日本深造了。
换言之:蒋介石从未就读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关于蒋介石未曾入读过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还有一个证据,据台湾李敖大师考据,那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名单中,根本就没有“蒋介石”、“蒋中正”、“蒋志清” 、“蒋瑞元” 这些名字。关于这个留学生名单,李敖大师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的节目中有详细、可靠的描述。
后来,蒋介石跟随孙中山闹革命,开始飞黄腾达,当上了黄埔军校的校长,北伐军总司令。黄埔军校的学生,都认为蒋校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证人有黄埔一期生蒋超雄。蒋超雄是这样回忆的:“......校长毕业于日本士官生......”。(参蒋超雄《我在黄埔军校的回忆》)
那么,既然黄埔军校的学生对蒋介石校长的学历存在误会,蒋介石为什么不出面亲自澄清一下呢?因为老蒋是有意造假。
据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李宗仁回忆:
蒋介石飞黄腾达之后,曾经派人给“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同学会”总负责人刘宗纪送去五万大洋,潜台词是要求刘宗纪配合自己的学历谎言。一些真正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校友如蒋作宾等,对刘宗纪发表异议:
“学长,我们什么时候多出了蒋介石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校友?我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念书的时候,怎么就没听说过蒋介石这么一个人呢?”
刘宗纪当时对蒋作宾这样说:“我们有钱收,还不好吗?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呢?”《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还因此讥讽老蒋:本来英雄不问出处,蒋先生其实是多此一举。
还有一个最直接的证据,那就是蒋介石在台湾的身份证。它就是中华民国台湾省阳明山管理局民国五十四年四月十七日颁发的“阳士林口字第0001号”《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就是“蒋中正” 晚年在台湾的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上面的 “教育程度” 一栏,赫然写着 “日本士官学校”六个大字。
蒋介石晚年在台湾办的这个身份证说明了:七十八岁高龄的蒋介石,仍然不为自己伪造学历的事情感到羞耻,仍然坚持要往身份证上填写自己的假学历。
赞(3)
|